『在我裡面有平安。』(約章三十三節) |
幸福和祝福是兩件不同的東西。保羅雖受盡監禁痛苦、損失、患難,但在這一切中間,他卻得了祝福。 帕甘尼尼(Paganini)是一位善奏小提琴的大音樂家。一天,他出來站在聽眾面前,在采聲之下,忽然發見他手中所提的小提琴有點不對。再仔細一看,發覺了他所提的,並不是他平日珍愛的那架貴重的提琴。 他發了一回呆,然後不得不告訴他的聽眾他拿錯了他的琴。他退了下去,在幕後尋思他的琴到底留在甚麼地方,不久就發覺曾有人把他的琴偷了去,換下一架破舊的留在原處。他懊喪了一回,仍然出來站在聽眾面前說: 『諸位男女來賓,今天我要證明給諸位看:音樂並不是在樂器,乃是在人心裡。』他就用心來奏;從那破舊的樂器裡流出了幽揚悅耳的音樂來;聽眾個個得到奮激,采聲差不多轟穿了屋頂;他果然向他們證實了音樂並不是在樂器裡,乃是在他心裡。 受試煉的信徒阿,你今天的使命就是出來站在這世界的舞臺上,向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證實說:人生的音樂並不是在環境裡,並不是在事物裡,並不是在外表裡。乃是在你心裡。-選 |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在我裡面有平安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你也許不明白;但是我告訴你:你若信,就必看見
『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麼?』(約十一章四十節) |
馬大和馬利亞不明白她們的主所作的是甚麼。她們兩人都先後對祂說『主阿,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二十一節,三十二節)。她們似乎在想:『主阿,我們不明白為甚麼來得這般遲。我們不明白怎麼忍心讓憂傷和苦難來蹂躪我們的生命。為甚麼(不早些來呢?現在是太遲了,因為他死了已經四天了!』 對於這一切疑問,耶穌共用一個偉大的真理來答覆她們:『你也許不明白;但是我告訴你:你若信,就必看見。』 亞伯拉罕不明白為甚麼神要他把他獨生的兒子獻為燔祭;但是他信。他就看見了神的榮耀。摩西不明白為甚麼神要他在曠野隱居四十年,但是他信;當神呼召他去將以色列人從為奴之地領出來的時候,他就看見了。 約瑟對於他哥哥們的殘忍,對於一個潑婦的假見證,對於多年不公正的監禁,都絲毫不能明白;但是他信,最後他看見了神在其中的一切榮耀。 雅各不明白為甚麼神應許把約瑟從他懷中扯去,但是當他看見約瑟做了王的宰相,保存了他自己和一國的性命的時候,他就看見了神的榮耀。 親愛的,在你身上,也是這樣。你說,『我不明白為甚麼神容讓我心所愛的被奪去。我不明白為甚麼神應許苦難來侵襲我。我不明白為甚麼神領我行走這樣曲折的道路。我不明白為甚麼我視為美好的計畫和目的要受到挫折。我不明白為甚麼我這樣急迫的需要,遷延了這麼久,還沒有來到。』 朋友,你用不著明白神對付你的方法。神不盼望你能明白。你並不盼望你的孩子能明白你所作的,是嗎?只要信,有一天你必在你所不明白的事上看見神的榮耀。-馬克康該(J. H. McC.) |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發出最濃厚的香氣來
吹在我的園內,使其中的香氣發出來。』(歌四章十六節) |
雅歌第四章所說的幾種香料都是含有深意的。沉香是一種苦味的香料,這是表明苦中有甜的意思。沒藥是用來保存屍身的,這是表明我們自己的剛愎、驕傲,等罪都當釘死;然後我們的心中纔會發出香氣來。 哦,有幾個基督人真是可愛,他們的臉上佩戴著十字架的印痕, 看就知道他們以前的驕傲和剛愎都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了,永遠丟在主的腳前了-這是屬天的可愛。 乳香是一種必須經火然後會發出香氣來的香料。它的香氣在猛烈的火焰中為濃厚。這是表明我們的心被痛苦的火焰所扎的時候,會發出最濃厚的香氣來,直到我們的心充滿了讚美和祛告。親愛的,我們有沒有發出這樣的香氣來呢?-譯自主的愛情生活(The Love-Life of Our Lord) |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Jesus Fashion - 避難所
曲名:避難所 Refuge
作詞:李星蕾
作曲:蔡岡廷
演唱:黃美珍
A.
在受傷之中 祢擁抱著我
溫暖安慰我 無論何時都張開祢的手
在患難之中 祢為我承擔
我學會倚賴 主唯有祢能帶領我度過
C.
主祢是我避難所
我一切祢全都知道
當我靈獻上讚美 所有困難 全都消散
主祢是我避難所
祢擁抱賜我力量平安
讓我有祢榮耀奇妙同在
B.
我讚美 我敬拜 主祢愛 永不改變
祢信實 祢安慰 不離開 永不離開
Jesus Fashion - 祢是
曲名:祢是You Are
詞/曲:楊千葵/蔡岡廷
演唱:黃美珍
A1.
祢話語 創造天地
諸天都述說祢能力
美善主 榮耀歸於祢
A2.
祢是道路與真理
一切生命都在於祢
無人像祢
C1.
主祢是萬王之王
主祢是萬主之主
名為至高 名為至高
全地在祢手中堅立
C2.
主祢是以馬內利
主祢是奇妙救主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吸引萬民來歸向祢
B.
避難所 堅故城
祢是我的唯一
JESUS FASHION 流行敬拜專輯 《Jesus Fashion》MV
Verse
如此獨特 世界由祢安排
旱地和海 光和黑暗就此被分開
耀眼光彩
祢就是愛 萬物從祢而來
空氣之中 瀰漫著永恆的氣息
生命奇妙和驚歎
祢讓這一切都有了答案
Pre-Chorus
整個世界圍繞著祢打轉
愛的語言 愛的方式 都讓人崇拜
JESUS FASHION的時代
祢離開了高高在上 偶像的寶座
人海之中緊緊牽住我的手
Chorus
祢的愛不斷的讓我著迷
萬有引力 世界都被祢吸引
無可取代 祢永遠都在流行
千年如一日 我都如影隨形
祢的愛不斷的讓我相信
應許就在 凡腳掌所踏之地
物換星移 將承諾堅持到底
愛不可思議 祢就是唯一
我心中的心
Verse
如此獨特 世界由祢安排
旱地和海 光和黑暗就此被分開
耀眼光彩
祢就是愛 萬物從祢而來
空氣之中 瀰漫著永恆的氣息
生命奇妙和驚歎
祢讓這一切都有了答案
Rap
夢裡出現伊甸園黑暗權勢的鬼魅
祢救我脫離亞當和夏娃所犯下的原罪
自由意志裡我選擇不犯罪的DNA
全都因為 JE ..... JESUS
JESUS FASHION........
Chorus
祢的愛不斷的讓我著迷
萬有引力 世界都被祢吸引
無可取代 祢永遠都在流行
千年如一日 我都如影隨形
祢的愛不斷的讓我相信
應許就在 凡腳掌所踏之地
物換星移 將承諾堅持到底
愛不可思議 祢就是唯一
祢的愛不斷的讓我著迷
萬有引力 世界都被祢吸引
無可取代 祢永遠都在流行
千年如一日 我都如影隨形
祢的愛不斷的讓我相信
應許就在 凡腳掌所踏之地
物換星移 將承諾堅持到底
愛不可思議 祢就是唯一
我心中的心
詞:羅文裕
曲:Jesusfashion family
編曲:蘇通達
導演:陳怡萱
攝影:魏品禾,林子豪
製作:中華彩虹天堂協會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人生不設限 ---- 力克.胡哲
人生不設限 ---- 力克.胡哲
2011年11月14日下午10:03
沒手沒腳,沒有限制!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缺。他用自己的行動顯示,什麼叫作「永不放棄」!
他用自己的故事證明,什麼叫作「不設限的人生」! 范瑋琪、梁文音、Freddy、楊祐寧、連加恩、
潘冀、許承道、李家同、楊玉欣、李欣頻、黑幼龍、孫越、洪蘭、單國璽、趙翠慧、吳美君、廖泰益、
鄭英兒、光禹、周巽正、林奇伯、黃琢嵩、陳藹玲、龔天行、章啟明、唐峰正 激賞推薦 沒有一本書,
比力克的故事,更能帶給你希望! 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能力,力克說:當你懷疑自己能否實現人生的目標時,
請信任那些願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夠指引你的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糟,力克說:
當我的父母看到我出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然而,
今天我過著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生活。我只能說:「我的受造奇妙可畏。」你也一樣。 如果你正面對人生的變化,
力克說:在掌控你不想要或突然發生的變化時,第一步就是保持警覺,迅速認知到你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無論是好是壞。
覺察到變化可以減輕壓力。 如果你正打算放棄夢想,力克說: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禮拜、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
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只有拒絕再試一次的人才會被打敗。 如果你心裡憂傷難過,力克說:在悲慟的另一邊,
有一條不同的出路,會讓你更堅強、更堅定,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會為你點出這條路。 如果你曾有輕生的念頭,
力克說:十歲那一次,如果我讓自己的臉再往水下沉個十多公分,或許我是能結束短暫的痛苦,但代價是什麼?
我將看不到在夏威夷海邊與海龜一同游泳、在加州衝浪、在哥倫比亞潛水的開心男子。不要去犯我幾乎犯下的過錯。
他用自己的故事證明,什麼叫作「不設限的人生」! 范瑋琪、梁文音、Freddy、楊祐寧、連加恩、
潘冀、許承道、李家同、楊玉欣、李欣頻、黑幼龍、孫越、洪蘭、單國璽、趙翠慧、吳美君、廖泰益、
鄭英兒、光禹、周巽正、林奇伯、黃琢嵩、陳藹玲、龔天行、章啟明、唐峰正 激賞推薦 沒有一本書,
比力克的故事,更能帶給你希望! 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能力,力克說:當你懷疑自己能否實現人生的目標時,
請信任那些願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夠指引你的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糟,力克說:
當我的父母看到我出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然而,
今天我過著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生活。我只能說:「我的受造奇妙可畏。」你也一樣。 如果你正面對人生的變化,
力克說:在掌控你不想要或突然發生的變化時,第一步就是保持警覺,迅速認知到你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無論是好是壞。
覺察到變化可以減輕壓力。 如果你正打算放棄夢想,力克說: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禮拜、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
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只有拒絕再試一次的人才會被打敗。 如果你心裡憂傷難過,力克說:在悲慟的另一邊,
有一條不同的出路,會讓你更堅強、更堅定,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會為你點出這條路。 如果你曾有輕生的念頭,
力克說:十歲那一次,如果我讓自己的臉再往水下沉個十多公分,或許我是能結束短暫的痛苦,但代價是什麼?
「印度之母」賈艾梅
差傳先鋒--「印度之母」賈艾梅
Autobiography of Amy Carmichael
早年的歲月
賈艾梅(Amy Carmichael)於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十六日,生於愛爾蘭北部一條小村莊。艾梅家境富裕,父親是愛爾蘭紡織廠的東主。父母均是虔誠的基督徒,屬於長老會會友。教會大部分的經濟支持都來自賈家。
艾梅是家中七個孩子中的長女,父母對他們管教得非常嚴格,子女要絕對順從父母的話,否則會受到嚴厲的責罰。父母非常疼愛子女,要他們受最好的教育 。他們請來家庭教師在家中教導子女,艾梅直到十二歲才被父母送到寄宿學校讀書。艾梅在校讀書三年後,在一次聚會中向主耶穌敞開心懷,決志信主。
艾梅十八歲時,父親賈大衛的生意出現問題,家中經濟出現重大的困難,孩子們再不能上昂貴的寄宿學校,子女們只能留在家中學習。不久,父親因感染肺炎離世,艾梅變成家中的幫手,協助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兄姊妹。
靈命復興
一八八六年,艾梅被友人邀請到蘇格蘭去,他們特別到格拉斯哥,出席那裏舉行的其士域培靈大會(Keswick Convention)。艾梅渴慕主話,追求靈命進深,此次參加其土域培靈大會對艾梅的一生起了常重大的影響。她在大會中學習到長進的秘訣,乃是「向世界死」。甚麼叫做「向世界死呢」?在她眼中,時裝、華麗的衣服裝飾品、奢侈品均是屬於世界的,因此她決心過簡樸的生活,拼棄一切屬世的歡娛。
一八八七年,艾梅參加其士域培靈大會,這次的講員是中國內地會的戴德生先生。在大會中,戴先生提到「每一小時,世界上都會有四千人死去,他們沒有基督,沒有盼望地跨進死亡的門檻。」這些話深深藏在艾梅的心坎裏。她逼切為著這些失喪靈魂禱告,更覺得普世的福音需要是如此迫切。艾梅一再參加其士域培靈大會,每逢聽到未得之民的情況,她會非常掛心,像聽到異教徒在呼求拯救一般;她實在無法忍受自己坐在一旁,甚麼事情也不能做。
福音工作
艾梅在家的日子,因為目睹貧窮的孩子,於是招聚他們一起,教導他們認識聖經,鼓勵他們恒常讀經禱告。又幫助在磨坊工作,稱為「披肩女郎」的女孩子認識耶穌。雖然披肩女郎信了主,但傳統的英國教會容不下這類出身低下階層的人。艾梅為此禱告,最後買了一塊地,建了一間簡單的聚會點。他們的工作發展很快,經濟上的開支也不斷增長,錢從哪里來呢?艾梅放棄當時慣用的賣物籌集金錢方法,她相信神的工作,神必然會供應一切需用的金錢。她相信神是不吝嗇賜福的神,只要事情出於神,必然會有美好的預備。
一九八九年,艾梅和母親被友邀請到英國的曼徹斯特。艾梅在貧民窟工作,帶領工廠女工信主。當地的環境非常惡劣,治安也不靖,但艾梅卻甘之如飴,視之為宣教工場上的訓練。可惜後來因為健康的問題而被迫停止。
威爾遜先生的女兒
威爾遜先生是其士域培靈大會的創辦人之一,艾梅在其士域培靈大會中認識了他。二人的年齡差距甚遠(威爾遜六十歲,艾梅二十歲),但二人一見如故。原來威爾遜先生是一位孤獨的鰥夫,唯一的女兒約在艾梅年齡時死去。他遇見艾梅後,就把她看為逝去的女兒。威爾遜在徵詢艾梅母親同意後,艾梅就搬到他的湖區大宅中居住。艾梅的來臨使到湖區大宅增添了不少生氣。
宣教的呼召
一八九二年一月十三日,艾梅忽然清楚地聽到神的呼召說:「往普天下去」;這聲音重複了多次,艾梅知道這是從神而來的呼召,要她往普天下去傳福音。事實上,自從艾梅在其士域培靈大會上聽聞異教徒的情況,為此事禱告已有四年了。不過在艾梅的心底,她仍有很多掙扎。威爾遜先生對她視如己出,對她倚賴日深,她豈能置他於不顧呢?她能一走了之,不協助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妹嗎?她個人的健康不佳,她能到遠方異教徒居住之地嗎?艾梅心很矛盾,於是寫信與母親分享。
母親這樣回復她的信:「這些年間,神把你借給我,只有祂才知道你對我多麼重要,你是我的力量、安慰和喜樂。在憂傷中,你是我的支持和安慰;在孤單中,你是我的同伴;在喜樂時,你與我一同歡欣。親愛的,神要你離開我的身邊,我豈能對祂說『不』呢?親愛的艾梅,你不是屬於我的,你是屬於祂的,我甘心樂意把你交托給祂!」
威爾遜先生與賈太一樣心愛艾梅,不捨得與她分離,但他們都相信艾梅是神的女兒,祂必然會看顧保守,故都支持艾梅的宣教決定!
踏上征途
不單母親和威爾遜先生支持艾梅到異地宣教去,其士域大會亦答應在經濟上支持她,使賈艾梅成為其士域大會的宣教士。然而直到此刻,艾梅仍不知道要往那裏去。艾梅原想申請加入戴德生先生的中國內地會,後來因為健康的問題不獲差會接納,只好回到威爾遜先生家裏。
在艾梅領受宣教呼召一年後,她忽然覺得神要她到日本宣教。在日本,她不認識任何人。威爾遜先生認識一位元在日本的宣教士,於是替艾梅寫信去查詢,但對方的回復尚未來到,艾梅已踏上征途。
一八九三年五月,艾梅終於踏上日本的松江,展開她的宣教生涯,亦真實地接觸到:語言的障礙、食物、衣服、異教徒對福音冷淡的反應、孤單感等挑戰。艾梅從同工和自己身上首次覺察到,宣教士不會因為離開原來的地方就會變成聖人,他們與一般人無異,有著人一切的軟弱和限制。
艾梅傳福音的心非常迫切,因此儘管她還未掌握到日文,但透過日本同工幫忙翻譯,她到處傳福音去,並且帶領了一些日人信主。可惜因為身體不濟,患了一種所謂「日本頭痛病」,需要長時間休息。於是在日本事奉了一年多的艾梅,被迫暫時離開日本,到中國休息去。
錫蘭之旅
艾梅在中國上海內地會的總部休息了一個星期,身體健康好轉了一點,眼見差會同工們忙碌的事奉,自己卻終日無所事事,於是在神面前尋求事奉的出路。她覺得神呼召她到錫蘭去,立時就踏上開往錫蘭的船去,連差她出去的其士域大會也沒有知會一聲。她這倉猝行動使到英國的親人大為擔憂,威爾遜先生立刻發電報去查詢,問她是否離開日本的工廠,改投別的差會,又問她為何有此行動而事前不先知會差她出去的差會。艾梅至此方知自己行動魯莽,大大傷害了愛她的人的心。其實她單純地以為既是神的旨意帶領她往錫蘭,必會叫所有人都明白。
醫生認為艾梅的健康情況不容許再回日本去,於是她安心留在錫蘭事奉。過了不久,接到威爾遜先生中風的消息,立時趕回英倫去。威爾遜先生非常高興艾梅回來,身體迅速痊癒,但艾梅只在英國逗留了十個月。一八九五年十月,艾梅再次踏上征途,展開她在印度五十五年的宣教生涯,從此再沒有回過家去。
印度之旅
艾梅加入Church of England Zenana Missionary Society 到印度宣教去。她先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這裏的天氣較佳,但學習泰米爾語很艱難。目睹其他宣教士不善用時間去傳福音,反而浪費時間去做一些在她眼中看為無關重要的事,令她感到甚不是味兒。艾梅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儘量找機會與當地人融合,使她在當地的宣教士同工中間如同鶴立雞群,顯得格格不入。沒多久,她認識了另一位元宣教士獲加威廉。他是一位信仰保守、生活嚴謹、著重傳道的宣教士。他成立二一隊巡迴佈道隊,全心為主搶救異教徒的靈魂。他邀請艾梅加入,艾梅欣然應允。
印度之母
一九零一年,當佈道隊來到多納華(Dohavar),一名女童從印度廟裏逃到他們那裏尋求庇護。在印度的社會裏,許多人因著不同原因,把年幼女兒嫁給印度教廟裏的神(其實是讓女兒成為廟妓,供到廟裏的男人發洩情欲)。艾梅對於這情況感到非常憤怒,她決心拯救這些女孩。她派人到印度各處尋找這些女孩子,亦有貧窮的寡婦把女兒送到她那裏去。為了照顧這些軟弱無助的小女孩,艾梅和她的同工成立了育嬰院。艾梅在印度宣教的角色轉變了,由一位遊行佈道者變成看顧小女孩的母親,印度人稱她為艾瑪(意即母親);這項事工改變了她的一生,也是她一生宣教事工的轉捩點。
拯救女孩的工作漸漸發展成為多納華團契,工作的需要越來越大,後來還加入男孩子。隨著孩子的增多,同工開辦了多間育嬰院、幼兒院,還有醫院、辦公室、同工的居處。龐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援,神感動世界各地的白人宣教士加入,也有印度婦女,甚至得著印度政府的支持,取消這種「嫁給神」的陋習。不少人讚賞艾梅的工作,她還因此獲得印度政府頒發的獎章,但她在印度五十五年的歲月中,遭遇到不少困難和痛苦,實在一點也不容易度過。
至於金錢方面,艾梅依循她一向的做法,只把需要告訴神,不向人募捐。團契經歷過不少銀根短缺的時候,然而神總在重要關頭,適時供應他們的需要。艾梅特別寫了一本書,記載神如何奇妙地供應他們的經濟需要。
困難重重
多納華團契的工作引來不少攻擊,當地的印度教徒否認廟妓這回事,紛紛指責艾梅說謊。有些婦女把小女兒交給多納華團契後又取回,艾梅不肯把小女孩交回,有時為此對簿公堂,被人控以拐騙婦女的罪名。
當地的宣教團體亦不滿艾梅,甚至發動了一個「趕賈艾梅離開印度」的運動。他們視她為眼中釘,因為她堅決拒絕雇用掛名基督徒,甚至寫了一本名為「事情的真相」的書,揭露印度宣教工作所謂的卓越成就,帶了多人信主,其實許多都是掛名基督徒;此事引起了許多人不快。艾梅和多納華團契中人儘量印度化,穿印紗龍,當地宣教士覺得這種行為不配合宣教士身分,他們亦懷疑艾梅所指的小女孩作廟妓一事。
壓力重重
艾梅的工作極為繁重,身體經常患病,但她卻不肯放下工作回國休息。即使至親的人如威爾遜先生和母親的離世,她都不肯回國奔喪,因她有極強的使命感,她常說:「寧願燒盡,不願死(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她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待身體支持不了,才到印度北部休息一會。
屬靈爭戰
多納華團契的工作雖然發展迅速,但亦經歷重重困難,承受不少來自敵對勢力的攻擊。不少來到多納華的孩童是身患重病或營養不良,同工們細心照顧不時,亦未必能挽回他們的性命,使同工們十分難過。另一重大打擊是團契多位領袖和得力同工驟然逝世,不單叫人心碎,還防礙工作的發展。另一類叫人傷心的事情是當中有同工犯罪,被迫離開團契的事奉。這一切打擊,常叫多納華團契同工灰心失望,沮喪不已。
艾梅本身多年來過著刻苦的生活,擔負著過量的工作,導致百病纏身,身心靈都極為疲累,幾乎連宣教的熱誠也失去,然而艾梅靠著那加給她力量的主,毅然熬過去。不但如此,她還不住禱告,祈求神除去印度教和回教的營壘,叫福音能臨到他們身上。
最後一擊
一九三一年,多納華團契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一個回教徒聚居的小鎮租了一所房子。團契預備在那裏開一所藥房,然後讓它成為福音的據點,於是派兩位姊妹進駐那裏。艾梅特別到那裏視察環境,卻不小心掉在工人所掘的洞裏。這一跌,導致艾梅折斷了腿、關節移了位、弄傷了脊骨。同工立刻把她送到醫院就醫,但艾梅再無法完全康復。因為行動不便,再加上百病纏身,艾梅的餘生只能在臥房內度過。直到一九五一年一月十八日,主才把這位疼累不堪的女兒接去,息了她在地上的勞苦。
著作等身
艾梅一生勤於寫作,總共出版了三十多本書。自踏上日本宣教工場開始,她以優美的文筆,把她在宣教工場上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她勤于寫信,與支持者分享個人的掙扎和在宣教工場上的心路歷程。她臥病在床二十年,雖然未能到處視事,卻寫作不綴,透過熱誠的文字和感情豐富的詩篇,她牧養了數以百計的孩子和同工。艾梅以坦誠的心,記下她的所見所聞,她豐富的感情,感動了許多人的心,造就了數之不盡的信徒;華人教會深愛的一本小書《若》,就是艾梅的著作。啟示錄這樣評價那些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從今以後在主裏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做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
Autobiography of Amy Carmichael
早年的歲月
賈艾梅(Amy Carmichael)於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十六日,生於愛爾蘭北部一條小村莊。艾梅家境富裕,父親是愛爾蘭紡織廠的東主。父母均是虔誠的基督徒,屬於長老會會友。教會大部分的經濟支持都來自賈家。
艾梅是家中七個孩子中的長女,父母對他們管教得非常嚴格,子女要絕對順從父母的話,否則會受到嚴厲的責罰。父母非常疼愛子女,要他們受最好的教育 。他們請來家庭教師在家中教導子女,艾梅直到十二歲才被父母送到寄宿學校讀書。艾梅在校讀書三年後,在一次聚會中向主耶穌敞開心懷,決志信主。
艾梅十八歲時,父親賈大衛的生意出現問題,家中經濟出現重大的困難,孩子們再不能上昂貴的寄宿學校,子女們只能留在家中學習。不久,父親因感染肺炎離世,艾梅變成家中的幫手,協助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兄姊妹。
靈命復興
一八八六年,艾梅被友人邀請到蘇格蘭去,他們特別到格拉斯哥,出席那裏舉行的其士域培靈大會(Keswick Convention)。艾梅渴慕主話,追求靈命進深,此次參加其土域培靈大會對艾梅的一生起了常重大的影響。她在大會中學習到長進的秘訣,乃是「向世界死」。甚麼叫做「向世界死呢」?在她眼中,時裝、華麗的衣服裝飾品、奢侈品均是屬於世界的,因此她決心過簡樸的生活,拼棄一切屬世的歡娛。
一八八七年,艾梅參加其士域培靈大會,這次的講員是中國內地會的戴德生先生。在大會中,戴先生提到「每一小時,世界上都會有四千人死去,他們沒有基督,沒有盼望地跨進死亡的門檻。」這些話深深藏在艾梅的心坎裏。她逼切為著這些失喪靈魂禱告,更覺得普世的福音需要是如此迫切。艾梅一再參加其士域培靈大會,每逢聽到未得之民的情況,她會非常掛心,像聽到異教徒在呼求拯救一般;她實在無法忍受自己坐在一旁,甚麼事情也不能做。
福音工作
艾梅在家的日子,因為目睹貧窮的孩子,於是招聚他們一起,教導他們認識聖經,鼓勵他們恒常讀經禱告。又幫助在磨坊工作,稱為「披肩女郎」的女孩子認識耶穌。雖然披肩女郎信了主,但傳統的英國教會容不下這類出身低下階層的人。艾梅為此禱告,最後買了一塊地,建了一間簡單的聚會點。他們的工作發展很快,經濟上的開支也不斷增長,錢從哪里來呢?艾梅放棄當時慣用的賣物籌集金錢方法,她相信神的工作,神必然會供應一切需用的金錢。她相信神是不吝嗇賜福的神,只要事情出於神,必然會有美好的預備。
一九八九年,艾梅和母親被友邀請到英國的曼徹斯特。艾梅在貧民窟工作,帶領工廠女工信主。當地的環境非常惡劣,治安也不靖,但艾梅卻甘之如飴,視之為宣教工場上的訓練。可惜後來因為健康的問題而被迫停止。
威爾遜先生的女兒
威爾遜先生是其士域培靈大會的創辦人之一,艾梅在其士域培靈大會中認識了他。二人的年齡差距甚遠(威爾遜六十歲,艾梅二十歲),但二人一見如故。原來威爾遜先生是一位孤獨的鰥夫,唯一的女兒約在艾梅年齡時死去。他遇見艾梅後,就把她看為逝去的女兒。威爾遜在徵詢艾梅母親同意後,艾梅就搬到他的湖區大宅中居住。艾梅的來臨使到湖區大宅增添了不少生氣。
宣教的呼召
一八九二年一月十三日,艾梅忽然清楚地聽到神的呼召說:「往普天下去」;這聲音重複了多次,艾梅知道這是從神而來的呼召,要她往普天下去傳福音。事實上,自從艾梅在其士域培靈大會上聽聞異教徒的情況,為此事禱告已有四年了。不過在艾梅的心底,她仍有很多掙扎。威爾遜先生對她視如己出,對她倚賴日深,她豈能置他於不顧呢?她能一走了之,不協助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妹嗎?她個人的健康不佳,她能到遠方異教徒居住之地嗎?艾梅心很矛盾,於是寫信與母親分享。
母親這樣回復她的信:「這些年間,神把你借給我,只有祂才知道你對我多麼重要,你是我的力量、安慰和喜樂。在憂傷中,你是我的支持和安慰;在孤單中,你是我的同伴;在喜樂時,你與我一同歡欣。親愛的,神要你離開我的身邊,我豈能對祂說『不』呢?親愛的艾梅,你不是屬於我的,你是屬於祂的,我甘心樂意把你交托給祂!」
威爾遜先生與賈太一樣心愛艾梅,不捨得與她分離,但他們都相信艾梅是神的女兒,祂必然會看顧保守,故都支持艾梅的宣教決定!
踏上征途
不單母親和威爾遜先生支持艾梅到異地宣教去,其士域大會亦答應在經濟上支持她,使賈艾梅成為其士域大會的宣教士。然而直到此刻,艾梅仍不知道要往那裏去。艾梅原想申請加入戴德生先生的中國內地會,後來因為健康的問題不獲差會接納,只好回到威爾遜先生家裏。
在艾梅領受宣教呼召一年後,她忽然覺得神要她到日本宣教。在日本,她不認識任何人。威爾遜先生認識一位元在日本的宣教士,於是替艾梅寫信去查詢,但對方的回復尚未來到,艾梅已踏上征途。
一八九三年五月,艾梅終於踏上日本的松江,展開她的宣教生涯,亦真實地接觸到:語言的障礙、食物、衣服、異教徒對福音冷淡的反應、孤單感等挑戰。艾梅從同工和自己身上首次覺察到,宣教士不會因為離開原來的地方就會變成聖人,他們與一般人無異,有著人一切的軟弱和限制。
艾梅傳福音的心非常迫切,因此儘管她還未掌握到日文,但透過日本同工幫忙翻譯,她到處傳福音去,並且帶領了一些日人信主。可惜因為身體不濟,患了一種所謂「日本頭痛病」,需要長時間休息。於是在日本事奉了一年多的艾梅,被迫暫時離開日本,到中國休息去。
錫蘭之旅
艾梅在中國上海內地會的總部休息了一個星期,身體健康好轉了一點,眼見差會同工們忙碌的事奉,自己卻終日無所事事,於是在神面前尋求事奉的出路。她覺得神呼召她到錫蘭去,立時就踏上開往錫蘭的船去,連差她出去的其士域大會也沒有知會一聲。她這倉猝行動使到英國的親人大為擔憂,威爾遜先生立刻發電報去查詢,問她是否離開日本的工廠,改投別的差會,又問她為何有此行動而事前不先知會差她出去的差會。艾梅至此方知自己行動魯莽,大大傷害了愛她的人的心。其實她單純地以為既是神的旨意帶領她往錫蘭,必會叫所有人都明白。
醫生認為艾梅的健康情況不容許再回日本去,於是她安心留在錫蘭事奉。過了不久,接到威爾遜先生中風的消息,立時趕回英倫去。威爾遜先生非常高興艾梅回來,身體迅速痊癒,但艾梅只在英國逗留了十個月。一八九五年十月,艾梅再次踏上征途,展開她在印度五十五年的宣教生涯,從此再沒有回過家去。
印度之旅
艾梅加入Church of England Zenana Missionary Society 到印度宣教去。她先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這裏的天氣較佳,但學習泰米爾語很艱難。目睹其他宣教士不善用時間去傳福音,反而浪費時間去做一些在她眼中看為無關重要的事,令她感到甚不是味兒。艾梅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儘量找機會與當地人融合,使她在當地的宣教士同工中間如同鶴立雞群,顯得格格不入。沒多久,她認識了另一位元宣教士獲加威廉。他是一位信仰保守、生活嚴謹、著重傳道的宣教士。他成立二一隊巡迴佈道隊,全心為主搶救異教徒的靈魂。他邀請艾梅加入,艾梅欣然應允。
印度之母
一九零一年,當佈道隊來到多納華(Dohavar),一名女童從印度廟裏逃到他們那裏尋求庇護。在印度的社會裏,許多人因著不同原因,把年幼女兒嫁給印度教廟裏的神(其實是讓女兒成為廟妓,供到廟裏的男人發洩情欲)。艾梅對於這情況感到非常憤怒,她決心拯救這些女孩。她派人到印度各處尋找這些女孩子,亦有貧窮的寡婦把女兒送到她那裏去。為了照顧這些軟弱無助的小女孩,艾梅和她的同工成立了育嬰院。艾梅在印度宣教的角色轉變了,由一位遊行佈道者變成看顧小女孩的母親,印度人稱她為艾瑪(意即母親);這項事工改變了她的一生,也是她一生宣教事工的轉捩點。
拯救女孩的工作漸漸發展成為多納華團契,工作的需要越來越大,後來還加入男孩子。隨著孩子的增多,同工開辦了多間育嬰院、幼兒院,還有醫院、辦公室、同工的居處。龐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援,神感動世界各地的白人宣教士加入,也有印度婦女,甚至得著印度政府的支持,取消這種「嫁給神」的陋習。不少人讚賞艾梅的工作,她還因此獲得印度政府頒發的獎章,但她在印度五十五年的歲月中,遭遇到不少困難和痛苦,實在一點也不容易度過。
至於金錢方面,艾梅依循她一向的做法,只把需要告訴神,不向人募捐。團契經歷過不少銀根短缺的時候,然而神總在重要關頭,適時供應他們的需要。艾梅特別寫了一本書,記載神如何奇妙地供應他們的經濟需要。
困難重重
多納華團契的工作引來不少攻擊,當地的印度教徒否認廟妓這回事,紛紛指責艾梅說謊。有些婦女把小女兒交給多納華團契後又取回,艾梅不肯把小女孩交回,有時為此對簿公堂,被人控以拐騙婦女的罪名。
當地的宣教團體亦不滿艾梅,甚至發動了一個「趕賈艾梅離開印度」的運動。他們視她為眼中釘,因為她堅決拒絕雇用掛名基督徒,甚至寫了一本名為「事情的真相」的書,揭露印度宣教工作所謂的卓越成就,帶了多人信主,其實許多都是掛名基督徒;此事引起了許多人不快。艾梅和多納華團契中人儘量印度化,穿印紗龍,當地宣教士覺得這種行為不配合宣教士身分,他們亦懷疑艾梅所指的小女孩作廟妓一事。
壓力重重
艾梅的工作極為繁重,身體經常患病,但她卻不肯放下工作回國休息。即使至親的人如威爾遜先生和母親的離世,她都不肯回國奔喪,因她有極強的使命感,她常說:「寧願燒盡,不願死(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她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待身體支持不了,才到印度北部休息一會。
屬靈爭戰
多納華團契的工作雖然發展迅速,但亦經歷重重困難,承受不少來自敵對勢力的攻擊。不少來到多納華的孩童是身患重病或營養不良,同工們細心照顧不時,亦未必能挽回他們的性命,使同工們十分難過。另一重大打擊是團契多位領袖和得力同工驟然逝世,不單叫人心碎,還防礙工作的發展。另一類叫人傷心的事情是當中有同工犯罪,被迫離開團契的事奉。這一切打擊,常叫多納華團契同工灰心失望,沮喪不已。
艾梅本身多年來過著刻苦的生活,擔負著過量的工作,導致百病纏身,身心靈都極為疲累,幾乎連宣教的熱誠也失去,然而艾梅靠著那加給她力量的主,毅然熬過去。不但如此,她還不住禱告,祈求神除去印度教和回教的營壘,叫福音能臨到他們身上。
最後一擊
一九三一年,多納華團契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一個回教徒聚居的小鎮租了一所房子。團契預備在那裏開一所藥房,然後讓它成為福音的據點,於是派兩位姊妹進駐那裏。艾梅特別到那裏視察環境,卻不小心掉在工人所掘的洞裏。這一跌,導致艾梅折斷了腿、關節移了位、弄傷了脊骨。同工立刻把她送到醫院就醫,但艾梅再無法完全康復。因為行動不便,再加上百病纏身,艾梅的餘生只能在臥房內度過。直到一九五一年一月十八日,主才把這位疼累不堪的女兒接去,息了她在地上的勞苦。
著作等身
艾梅一生勤於寫作,總共出版了三十多本書。自踏上日本宣教工場開始,她以優美的文筆,把她在宣教工場上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她勤于寫信,與支持者分享個人的掙扎和在宣教工場上的心路歷程。她臥病在床二十年,雖然未能到處視事,卻寫作不綴,透過熱誠的文字和感情豐富的詩篇,她牧養了數以百計的孩子和同工。艾梅以坦誠的心,記下她的所見所聞,她豐富的感情,感動了許多人的心,造就了數之不盡的信徒;華人教會深愛的一本小書《若》,就是艾梅的著作。啟示錄這樣評價那些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從今以後在主裏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做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
讚賞使孩子有自信
2013年6月27日下午

每一個人在心理上都有獲得肯定與讚賞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別人賞識的,自己對別人來說是重要的、有意義的,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愉悅的、自我肯定的感覺。孩子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父母和老師的評價來給自己定位。如果他經常被表揚,他的心裏就充滿了自豪和自信,覺得自己很優秀很特別。相反,如果孩子平時聽到的都是訓斥、挑剔、責備甚至挖苦,一個小小的過錯就被家長抓住不放沒完沒了地進行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什麼都做不好,他就會否定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失去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因此,家長在生活中應當對孩子多一些讚賞鼓勵少一些指責批評,當孩子在某一方麵有進步時,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誇獎和讚美,不要害怕會把孩子給“誇得不知天高地厚”“誇得驕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當孩子遭遇失敗或孩子行為有過失時,不能對孩子全盤否定把他說得一無是處,更不能盛怒之下對孩子拳腳相加,這種做法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靈上留下創傷。
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簽署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育法令。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學校必須提高所有學生的知識水平,縮小或消滅劣勢群體(如貧困學生)和優秀學生之間在學業上的差距。其實,美國的學校不僅僅是在學業成績上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在文藝體育各項活動中,也盡可能地給所有學生同等的機會,給每一個人參與的權利。
小學的運動會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參加比賽的,籃球足球棒球等運動隊還有管樂隊弦樂隊,誰想參加誰就報名,不是根據個人水平甄選的。無論是表演還是比賽,觀眾們都是掌聲雷動給予孩子們鼓勵。
從上一年級開始,班幹部就是大家輪流當,上講台演講,人人都有資格,怎麼講都行。有的小孩講話沒個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後語,老師會表揚他的觀點特別,勇氣可嘉。
老師總是千方百計地挑出孩子的優點、亮點,進行表揚,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會變得越來越好,長處會越來越長。孩子因為自己的長處而得到自信。
最開始接觸到美國學校的老師,我以為自己家孩子比較幸運,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後來發現,幾乎每個老師都是這樣,才知道鼓勵學生發現孩子的長項是老師最基本的素質要求。
美國的父母認為孩子身上顯現出的性格行為上的缺點,大多數都與父母的教育不當和榜樣欠佳有關。
所以,天下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帶孩子的父母
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
『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來六章十五節) |
讀者,亞伯拉罕所受的試驗極久,但是他所得到的酬報卻極厚。神用遷延應許的方法試驗他;撒但用誘惑試驗他;世人用嫉妒、懷疑、反對,試驗他;撒拉用她乖戾的性情試驗他。但是他卻恆久忍耐。他並不質問神的誠實,也不限制神的力;他不懷疑神的信實,也不傷憂神的慈心;但向神聖的君王俯伏,絕對信任他的智慧;雖然神遷延日久,他卻並不作聲,只安安心心地等待神的時候。這樣,他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 神的應許,是不能不完成的。忍耐的等候者,是不能失望的。信心的盼望,終必實現。親愛的,亞伯拉罕的德行,真叫急躁的人受羞愧,叫出怨言人受譴責,叫忍耐的人得揄揚,叫安心順服神旨的人得鼓勵。請你記得,亞伯拉罕曾受過試驗;曾恆久等候;曾得了所應許的,而心滿意足了。你當效法他的榜樣,你將要享到同樣的祝福。-選 |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愛在軟弱中盛放
愛在軟弱中盛放
愛在軟弱中盛放
詩集:愛在軟弱中盛放,3
曲:何維健 詞:盧淑儀 編:李偉倫
那管漫漫風雨也終會見彩虹,昏暗落日也終會耀長空,
偶然落漠悲愴我只會更英勇,全靠主力量我得勝那劇痛。
主的愛帶著釋放,那懼危難境況,亦因你遇困惑沒有驚惶,
我只誇我軟弱沮喪,恩典重重繞著我,逆境裡遇上危難更堅壯,
縱使歷盡風雨你總會在身旁,指引道路也光照你前方,
世途越是黑暗你的愛更光芒,行你的道路決不再往後看。
主的愛帶著光彩,世上完備的愛,亦因你讓我能面對將來,
我一生要努力宣講,主恩源源天上降,定睛看十架前路再奔往。
2012年3月5日下午5:57
愛在軟弱中盛放
詩集:愛在軟弱中盛放,3
曲:何維健 詞:盧淑儀 編:李偉倫
那管漫漫風雨也終會見彩虹,昏暗落日也終會耀長空,
偶然落漠悲愴我只會更英勇,全靠主力量我得勝那劇痛。
主的愛帶著釋放,那懼危難境況,亦因你遇困惑沒有驚惶,
我只誇我軟弱沮喪,恩典重重繞著我,逆境裡遇上危難更堅壯,
縱使歷盡風雨你總會在身旁,指引道路也光照你前方,
世途越是黑暗你的愛更光芒,行你的道路決不再往後看。
主的愛帶著光彩,世上完備的愛,亦因你讓我能面對將來,
我一生要努力宣講,主恩源源天上降,定睛看十架前路再奔往。
這首詩歌代表我這兩年所經歷的感受和得著
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
『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詩一百三十八篇八節) |
苦難中間,有一種神祕、奇妙,超然的能力,決不是人類理智所能了解的。凡沒有經過大苦難的人,決不會知道。一個受苦的人,若能得到鎮靜,竊笑他自己的苦,難而不再求神救他脫離苦難,他就有福了;那時候,十字架要開始變成冠冕了。 在這個時候,聖靈要在他心裡作許多奇妙的工。他的全人會完全安安靜靜地伏在神的手下;他的心思、意志和情感都會降服了;全人會感到一種非常的安寧;舌頭也會變得靜默,沒有甚要說的了;他也不再會問神許多無謂的問題了。 他的思想不再會建造空中樓閣,也不會再追逐無智的事物了;他的理智會變得柔順溫良了;他自己的選擇會歸於鳥-有除了神的旨以外,沒有別的選擇了。他對一切人物的愛情都會死滅淨盡-死滅得沒有一件東西能再傷害他,沒有一件東西能再絆倒,他沒有一件東西能再妨礙,他沒有一件東西能再阻止他;因為,不論環境怎樣,他所尋求的,只是神和神的旨意;他深信神在宇宙中所作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好是壞,是過去是現在,都是互相效力,叫他得益處的。 哦,這樣絕對的得勝-失去我們自己的力量、智慧、計畫、欲望,將屬於天然的每一個微小的分子,都放在我們主耶穌全能的腳下-是多麼有福阿!-譯自靈食(Soul Food) 受苦而不挫氣,是一件偉大的事情。-費內倫(Fenelon) |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太十三章五節) |
『…土淺!…』聖經告訴我們:好土是『誠實善良的心』(路八章十五節)。那末,淺土是甚麼呢?淺土乃是那些沒有真誠目的的心;一個溫柔的請求,一篇良好的講演,一首動人的詩歌,立刻就能感動他們;起初看看,似乎會有相當的成效;但是因為土淺,沒有深入-沒有進深的、誠實的目的;沒有懇摯的欲望要明白真理-不久就枯乾了。親愛的讀者阿,讓我們各人看看我們自己心裡的土壤怎樣。 有一次,一位羅馬兵士決意要向某路前進,他的嚮導告訴:他這條路是很危險的,一不當心,就會傷命;這位羅馬兵士回答說,『去是必需的;活不是必需的。』 這就是深入。膚淺的人,倚靠感情、印象、直覺、性好、環境而生活。深入的人,一點不看這些東西,他只知道向前行去,衝破一切風雨雲霧,直至到了對岸晴朗的日光中。 當神將我們掘深了以後,祂纔能交付我們更多的真理、更深的奧祕、更大的責任。主阿,求引我進入生命的深處!並救我脫離膚淺!-選 |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神為甚麼不早一點幫助我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十六篇一節) |
當有人問:『神為甚麼不早一點幫助我?』我們的回答乃是:這不是神的次序。神要你先在患難中學習功課。神的應許是:『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詩九十一篇十五節)神必須先和你同在急難中,然後再救你從其中出來。甚麼時候纔救你出來呢?乃是在你不再好動,不再煩躁,完全鎮定、安靜的時候。那時候神要說:『彀了』(撒下二十四章十六節)。 神常常藉著患難給我們寶貴的功課。目的為要教導我們。當神的目的達到了之後,我們就要得著榮耀的報償。所以患難裡面蘊藏著的,乃是甘甜的喜樂和真實的價值。這樣看來,神給我們的,不是患難,乃是機會。-選 我記得有一次有一位年老的弟兄對我說:『當神試驗你的時候,正是你試驗神的好機會-你可以把祂的應許拿來放在祂面前,盡量向祂索取你在試煉中所需用的一切。』 要脫離試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求神救你脫離試煉;當試煉過去的時候,就應當感謝。另一種是承認試煉是從神來的一個挑戰,你應當抓住這個機會,向神索取更大的祝福。這樣,連仇敵也被我們利用了;反對我們的,成了我們的幫助。這就是靠著愛我們的主已得勝有餘了。-信宣(A. B. Simpson) |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讓你生命有價值的31種方式
讓你生命有價值的31種方式
2012年2月5日下午9:29「讓你生命有價值的31種方式」。這些建議都是根據聖經。在你看過這些建議後,我希望你會明白,遵行神的話語對你一生,甚至到永恆,都有正面的效果。
1. 與基督有確實且親密的關係(約翰福音14章6節)。
2. 確認上帝是所有東西的擁有者(詩篇24篇1節)。
3. 按照上帝的理財原則處理金錢(路加福音16章11節),訂立支出計畫並遵行。
4. 盡量不借貸,盡快還清債務(箴言22章7節)。
5. 對上帝所供應你的東西感到知足(腓立比書4章11-12節)。
6. 在所有的事上,包括財務上,都信靠主(箴言3章5節)。
7. 為緊急的需用儲蓄,為將來投資(箴言6章6-8節)。
8. 根據你在基督裡是怎樣的人來確定你的身份,而不是根據你所擁有的東西來確定身份(馬太福音6章19-21節)。
9. 將你的才能與恩賜用來榮耀上帝,而不是用來獲得短暫的利益(彼得後書3章10-12節)。
10. 決定多少才足夠(傳道書5章10節)。
11. 捐獻要樂意,從十一奉獻開始(哥林多後書9章7節,創世記14章17-20節)。
12. 不買會迅速致富的賭博性商品(提摩太前書6章9-10節)。要記住:「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箴言21章5節)。
13. 在工作時,要像是為基督做的(歌羅西書3章23-24節)。然後將你賺到的錢用在上帝呼召你去實現的目標上。
14. 在任何地方都要誠實,包括在工作中、教會中、和你的家中(箴言10章9節)。
15. 在作重大購置時,要先花時間思考(箴言21章20節)。而且在有關財務的決定上,不要怕尋求別人的意見(箴言12章15節)。
16. 訂立短程和長程計畫,並照著實行(箴言21章5節)。
17. 訂立購買資產計畫,為子孫留下遺產(箴言13章22節)。
18. 避免作保(箴言11章15節)。
19. 每天安排時間讀神的話(詩篇119篇105節)。
20. 時間要均衡地分配給工作和生命中其他重要的事,尤其是你的家人。(詩篇127篇2-3節)。
21. 承認自己的罪,然後接受神的赦免(約翰一書1章9節)。
22. 智慧地管理時間與金錢(詩篇90篇10-12節)。
23. 在編列公司和家庭預算時,要尋求配偶的意見(創世記2章24節)。
24. 每天安排時間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
25. 以永恆的觀點看事情(腓立比書3章7-14節)。
26. 不要為將來憂慮而屯積財寶(馬太福音6章25-34節)。
27. 要有感恩的心(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
28. 你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向未信之人見證神(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29. 將領的信仰傳給你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5節)。
30. 公平地對待每個人,因我們都是按神的形象造的(創世記1章26-27節)。
31. 要妥善規劃才不會失去時間、機會和金錢(箴言11章15節)。
你能想像這31個建議會帶來什麼影響嗎?
會比你想像的還更好,因神的話語包含许多智慧,能豐富你的生命,其中包括2,350節有關錢財的經文。
我希望你花些時間思索,一天能有什麼可能性,然後讓那些可能成真。
你在31天內所作的決定,會帶來長期、正面、滿足的結果。
1. 與基督有確實且親密的關係(約翰福音14章6節)。
2. 確認上帝是所有東西的擁有者(詩篇24篇1節)。
3. 按照上帝的理財原則處理金錢(路加福音16章11節),訂立支出計畫並遵行。
4. 盡量不借貸,盡快還清債務(箴言22章7節)。
5. 對上帝所供應你的東西感到知足(腓立比書4章11-12節)。
6. 在所有的事上,包括財務上,都信靠主(箴言3章5節)。
7. 為緊急的需用儲蓄,為將來投資(箴言6章6-8節)。
8. 根據你在基督裡是怎樣的人來確定你的身份,而不是根據你所擁有的東西來確定身份(馬太福音6章19-21節)。
9. 將你的才能與恩賜用來榮耀上帝,而不是用來獲得短暫的利益(彼得後書3章10-12節)。
10. 決定多少才足夠(傳道書5章10節)。
11. 捐獻要樂意,從十一奉獻開始(哥林多後書9章7節,創世記14章17-20節)。
12. 不買會迅速致富的賭博性商品(提摩太前書6章9-10節)。要記住:「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箴言21章5節)。
13. 在工作時,要像是為基督做的(歌羅西書3章23-24節)。然後將你賺到的錢用在上帝呼召你去實現的目標上。
14. 在任何地方都要誠實,包括在工作中、教會中、和你的家中(箴言10章9節)。
15. 在作重大購置時,要先花時間思考(箴言21章20節)。而且在有關財務的決定上,不要怕尋求別人的意見(箴言12章15節)。
16. 訂立短程和長程計畫,並照著實行(箴言21章5節)。
17. 訂立購買資產計畫,為子孫留下遺產(箴言13章22節)。
18. 避免作保(箴言11章15節)。
19. 每天安排時間讀神的話(詩篇119篇105節)。
20. 時間要均衡地分配給工作和生命中其他重要的事,尤其是你的家人。(詩篇127篇2-3節)。
21. 承認自己的罪,然後接受神的赦免(約翰一書1章9節)。
22. 智慧地管理時間與金錢(詩篇90篇10-12節)。
23. 在編列公司和家庭預算時,要尋求配偶的意見(創世記2章24節)。
24. 每天安排時間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
25. 以永恆的觀點看事情(腓立比書3章7-14節)。
26. 不要為將來憂慮而屯積財寶(馬太福音6章25-34節)。
27. 要有感恩的心(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
28. 你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向未信之人見證神(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29. 將領的信仰傳給你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5節)。
30. 公平地對待每個人,因我們都是按神的形象造的(創世記1章26-27節)。
31. 要妥善規劃才不會失去時間、機會和金錢(箴言11章15節)。
你能想像這31個建議會帶來什麼影響嗎?
會比你想像的還更好,因神的話語包含许多智慧,能豐富你的生命,其中包括2,350節有關錢財的經文。
我希望你花些時間思索,一天能有什麼可能性,然後讓那些可能成真。
你在31天內所作的決定,會帶來長期、正面、滿足的結果。
我向阿爸父呼求
我向阿爸父呼求
2012年3月26日下午7:51公
現在的我已經承受不了更多的難處, 我呼求阿爸父拯救我, 我真的撐不下去了, 求祂撐住我, 我很軟弱無力前行。今天早上本來打算透過郵件傳送我的離職信給老闆,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無法上網, 之後就想難道是神不想我離職? 我不知所措,情緒失控, 傷心的我哭著找牧者幫助與聆聽, 我希望有人明白我的感受, 那一刻的我真的感
到很無助。
星期六時我向弟兄姊妹和導師分享近況, 可是我說完後她們井不明白我的感受, 只是叫我不要再想那麼多快點離開現在的工作, 原來我分享了還是不明白我的感受,
和接納我的軟弱。我發現如果有人明白我所經歷的和感受我所受的, 我自己可以更容易面對困難, 更容易放下自己的難受.,現在我更能體會其他姊妹面對困難時那種
感受和掙扎, 面對姊妹有困難我需要耐心去聆聽先接納和明白姊妹的感受, 困難能否解決反而是其次, 最重要是不要加自己的判斷, 因為姊妹只需要向神負責, 我們是
誰?憑什 麼判斷別人? 你們為什麼只看見弟兄眼中的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 自 己 眼 中 有 梁 木 、
怎 能 對 你 弟 兄 說 、 容 我 去 掉 你 眼 中 的 刺 呢 。 馬 太 福 音 7:3-4
弟兄姊妹之間只是互相陪伴同行者, 我們是同路人, 應該是同一身份地位沒有誰比誰大, 為什麼不能互相接納
對方的軟弱? 大家所需要的是更多的接納, 不是否定, 弟兄姊妹之間總是有條無型的法規限制著大家無法表露真我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無法上網, 之後就想難道是神不想我離職? 我不知所措,情緒失控, 傷心的我哭著找牧者幫助與聆聽, 我希望有人明白我的感受, 那一刻的我真的感
到很無助。
星期六時我向弟兄姊妹和導師分享近況, 可是我說完後她們井不明白我的感受, 只是叫我不要再想那麼多快點離開現在的工作, 原來我分享了還是不明白我的感受,
和接納我的軟弱。我發現如果有人明白我所經歷的和感受我所受的, 我自己可以更容易面對困難, 更容易放下自己的難受.,現在我更能體會其他姊妹面對困難時那種
感受和掙扎, 面對姊妹有困難我需要耐心去聆聽先接納和明白姊妹的感受, 困難能否解決反而是其次, 最重要是不要加自己的判斷, 因為姊妹只需要向神負責, 我們是
誰?憑什 麼判斷別人? 你們為什麼只看見弟兄眼中的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 自 己 眼 中 有 梁 木 、
怎 能 對 你 弟 兄 說 、 容 我 去 掉 你 眼 中 的 刺 呢 。 馬 太 福 音 7:3-4
弟兄姊妹之間只是互相陪伴同行者, 我們是同路人, 應該是同一身份地位沒有誰比誰大, 為什麼不能互相接納
對方的軟弱? 大家所需要的是更多的接納, 不是否定, 弟兄姊妹之間總是有條無型的法規限制著大家無法表露真我
神是輕慢不得的
神是輕慢不得的
2012年3月13日下午3:03
昨晚與一位姊妹聊天, 她的新工作才做了1個月多些就因為與上司相處不來, 情緒上受到很大的困擾, 在沒有祈禱的情況下她很衝動的就辭職了。
當弟兄姊妹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感到很錯愕
, 也很擔心姊妹的情況, 最初這位姊妹與幾位姊妹分享了這事, 幾位姊妹的結論是她所面對的困難也不是很大, 真的有那麼難受嗎?她所做的決定是否太衝動了? 我當時就覺得姊妹可能會承受不了這個情況, 我能做的就是先為她祈禱。

之後,在主日午餐時聽到一位姊妹提起說這位剛辭職的姊妹曾向她提過想去第二間教會聚會。偏偏在當天就只有我一位團契關顧在場, 我聽完心裹有些警覺, 聖靈提醒我這情況需要了解一下。本來我是想透過電話先了解這位姊妹的近況, 但姊妹想出來聊, 所以最後就約了一起吃飯。
星期一我心裡也有一層霧, 看不清
, 再加上星期六日的忙碌引致身體很疲憊。

晚上還要上小提琴課, 再去與姊妹吃飯。看上去這一天真的不適宜聊天, 再加上我的不善言詞, 我只有向神祈求有好心情有智慧去聆聽和說話。我想最重要的是聆聽, 再作簡短的回應并分享自己的近況。可是在整個過程中神卻保守帶領,讓我能作出適當的回應。
從姊妹的分享中了解到她主要是受不了上司那種不信任和毫不尊重下屬的溝通, 只有單向由上往下的溝通, 時時進逼要依從上司指示工作, 完全沒有自己空間思索如何工作, 權力集中於上司。
可是在整個的過程中,我卻看不到姊妹的交托, 沒有信靠神, 沒有祈禱, 只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許這個上司已經把她壓迫到完全看不到神, 情緒使她極為困擾, 被自己內心的恐懼所吞噬, 完全逃離不了內心的陰影, 最後只有選擇離開不用再面對這一位上司。也許神要她學的就是面對內心的自己, 可是她逃離了。但這并不代表永遠不用學, 如果是神要你學的東西, 不論你逃到那裡都還是要學, 直到你學會了才算完成。
姊妹也分享了之前的舊同事建議為她寫一封工作推薦信, 好幫助她找新工作, 可是她并沒有在推薦信的公司工作啊!這不是說謊嗎?姊妹對於舊同事的建議并沒有直接推卻, 還在猶豫不決, 對罪的敏感度似乎越來越低, 沒有把神放在心裡。反而受到非基督徒的影響, 看不到聖經的真理, 長此下去神在姊妹的心裡還剩下多少啊?[不要自欺, 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 收的也是甚麼。] 加拉太書6:7
世界上有許多自以為聰明的人, 說謊話, 行欺詐, 弄手腕用種種不正直不光明的方法損害別人, 為自己謀求幸福。可是這是屬世的人才會做的事, 為什麼姊妹看不到神的傷心?看不到在主裹生命需要被更新, 而不是保有舊我, 沒有把神放在人生的首位。
其實自己也是靠著神的恩典才站立得穩, 否則在那麼多的挑戰中, 我還能站立得住嗎?要不是沒有神我早就站不穩了。可是面對姊妹的分享我也不能直接否定對方的感受, 這時候她需要的是支持和聆聽, 直接的否定只會帶來反效果, 她是知道自己的某些情況, 可是就是做不到, 逼她反而使她更遠離弟兄姊妹, 只有繼續為她祈禱, 求神親自教導和幫助她。
之前已經解決另一位姊妹的問題, 為她多多的祈禱, 將她交托給神, 現在那位姊妹情緒才算穩定。深深體會做團契關顧一點也不容易, 還要守護團契, 只有多多祈禱。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加拉太書6:1-2
如何維繫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
如何維繫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
http://www.jgospel.net/spiritual-living/fellowship/教會眾多聚會中的-青年團契.c37620.aspx
http://www.jgospel.net/spiritual-living/fellowship/今天團契面面觀.c97.aspx
2012年3月19日下午3:15
在今年短短幾個月的事奉令我不得不思想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 由於團契弟兄姊妹生活的轉變, 有些嫁到了外國, 有些準備結婚去另一伴的教會聚會, 有些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回不到團契, 這種種的原因使團契聚會人數下降。
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也鮮明的看到不是同一顆心,大家不能彼此分享, 也是只有跟比較熟悉的弟兄姊妹才能分享, 大家的關係很難突破, 彼此之間固有的原則。
弟兄姊妹之間形成兩個不同的小組, 以前這兩小組有很大的分別, 可是現在弟兄姊妹少了應該是會比較團結, 可是大家的關係卻沒有任何進展, 而且很難留住弟兄姊妹的心, 這到底弟兄姊妹之間還存在什麼問題?
第一事奉的弟兄姊妹之間也不是太熟悉, 大家沒有任何活動去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 不能彼此守望對方, 沒有共同的目標, 沒有足夠的溝通, 只是彼此各自事奉, 不太能彼此配合。
訂立和實踐共同的目標(清晰度,可行性)---- 彼此溝通和了解配合目標(限定時間)----短期檢討目標的實踐度(如3個月)----再改善目標以切合弟兄姊妹的實際需要----中期檢討目標溝通改善, 總結整個的目標。
--處理危機要快: 了解或面對弟兄姊妹的困難, 要知道如何處理, 不然就尋找合適人幫助她們。
--自己也是局內人: 當弟兄姊妹面對困難時, 需要我們的支持幫助和祈禱, 了解事情必須處身其中。
第二事奉的弟兄姊妹必須與不同的團友, 首先建立彼此朋友的關係, 了解她們的需要為他們祈禱(將她們交給神), 與她們一起同行(彼此關心分享接納, 不要指責只是站在她們的角度了解和明白她們的感受。)
羅馬書12:15
|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 |
12:16
|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作事〕不要自以為聰明。
|
第三是弟兄姊妹之間沒有共同持續性的活動/目標, 彼此了解一同分享屬靈的成長。(不是每位弟兄姊妹能夠投入聚會, 因為她們沒有事奉所以也沒有參與和投入感。)
可是要實踐以上幾點也不容易, 需要事奉肢體之間互相配搭, 看到不足要彼此提醒祈禱, 以神的心去事奉, 守望團契。
羅馬書12:1
|
所 以 弟 兄 們 、 我 以 神 的 慈 悲 勸 你 們 、 將 身 體 獻 上 、 當 作 活 祭 、 是 聖 潔 的 、 是 神 所 喜 悅 的 . 你 們 如 此 事 奉 、 乃 是 理 所 當 然 的 。
| |
12:2
|
不 要 效 法 這 個 世 界 . 只 要 心 意 更 新 而 變 化 、 叫 你 們 察 驗 何 為 神 的 善 良 、 純 全 可 喜 悅 的 旨 意 。
| |
12:3
|
我 憑 著 所 賜 我 的 恩 、 對 你 們 各 人 說 、 不 要 看 自 己 過 於 所 當 看 的 . 要 照 著 神 所 分 給 各 人 信 心 的 大 小 、 看 得 合 乎 中 道 。
| |
12:4
|
正 如 我 們 一 個 身 子 上 有 好 些 肢 體 、 肢 體 也 不 都 是 一 樣 的 用 處 。
| |
12:5
|
我 們 這 許 多 人 、 在 基 督 裡 成 為 一 身 、 互 相 聯 絡 作 肢 體 、 也 是 如 此 。
| |
12:6
|
按 我 們 所 得 的 恩 賜 、 各 有 不 同 . 或 說 預 言 、 就 當 照 著 信 心 的 程 度 說 預 言 .
| |
12:7
|
或 作 執 事 、 就 當 專 一 執 事 . 或 作 教 導 的 、 就 當 專 一 教 導 .
| |
12:8
|
或 作 勸 化 的 、 就 當 專 一 勸 化 . 施 捨 的 、 就 當 誠 實 . 治 理 的 、 就 當 殷 勤 . 憐 憫 人 的 、 就 當 甘 心
| |
12:9
|
愛 人 不 可 虛 假 、 惡 要 厭 惡 、 善 要 親 近 。
| |
12:10
|
愛 弟 兄 、 要 彼 此 親 熱 . 恭 敬 人 、 要 彼 此 推 讓 。
| |
12:11
|
殷 勤 不 可 懶 惰 . 要 心 裡 火 熱 . 常 常 服 事 主 。
| |
12:12
|
在 指 望 中 要 喜 樂 . 在 患 難 中 要 忍 耐 。 禱 告 要 恆 切 .
| |
12:13
|
聖 徒 缺 乏 要 幫 補 . 客 要 一 味 的 款 待 。
| |
12:14
|
逼 迫 你 們 的 、 要 給 他 們 祝 福 . 只 要 祝 福 、 不 可 咒 詛 。
| |
12:15
|
與 喜 樂 的 人 要 同 樂 . 與 哀 哭 的 人 要 同 哭 。
| |
12:16
|
要 彼 此 同 心 . 不 要 志 氣 高 大 、 倒 要 俯 就 卑 微 的 人 。 〔 人 或 作 事 〕 不 要 自 以 為 聰 明 。
| |
12:17
|
不 要 以 惡 報 惡 、 眾 人 以 為 美 的 事 、 要 留 心 去 作 。
| |
12:18
|
若 是 能 行 、 總 要 盡 力 與 眾 人 和 睦 。
| |
12:19
|
親 愛 的 弟 兄 、 不 要 自 己 伸 冤 、 寧 可 讓 步 、 聽 憑 主 怒 . 〔 或 作 讓 人 發 怒 〕 因 為 經 上 記 著 、 『 主 說 、 伸 冤 在 我 . 我 必 報 應 。 』
| |
12:20
|
所 以 『 你 的 仇 敵 若 餓 了 、 就 給 他 喫 . 若 渴 了 、 就 給 他 喝 . 因 為 你 這 樣 行 、 就 是 把 炭 火 堆 在 他 的 頭 上 。 』
| |
12:21
|
你 不 可 為 惡 所 勝 、 反 要 以 善 勝 惡 。
|
http://www.jgospel.net/spiritual-living/fellowship/教會眾多聚會中的-青年團契.c37620.aspx
http://www.jgospel.net/spiritual-living/fellowship/今天團契面面觀.c97.aspx
神的女兒
神的女兒
2012年3月16日下午4:12
在讀了羅乃宣的(女人其實甚為美好)後, 我自己最深的體會是能夠做神眼中的女兒不容易, 但是當你願意去嘗試, 神卻會幫助你也會改變你。活出神的美好自在, 在主日當我看到一些已生bb的姊妹,因為要照顧bb而無法敬拜神真的感到很可惜!所以還是單身的姊妹要好好珍惜這段能夠專心敬拜神的時間。
當你成為媽咪時, 就會將自己的專注力放在兒女身上, 不在專心一意的定睛於神。生活變成以兒女丈夫家庭為中心, 沒有了自己安靜在神裹的時間, 慢慢地變成沒有自己的人生。
要做神的女兒, 要知道[我是誰?] 神說你就是你, 一個獨特的你, 也是神所寶貝的你, 沒有人可以代替你, 沒有人可以貶低你。
生命裹沒有了神就什麼都沒有了, 做個敬畏神, 屬靈生命成長的母親, 常常把握時間來到主跟前安靜學習神的話語。
其實單身是最自在的時間, 可以儘情投入追求神國的一切, 努力裝備自己為神作工。
其實單身是最自在的時間, 可以儘情投入追求神國的一切, 努力裝備自己為神作工。
http://upwill.org/news/daily-news/8550-women
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
2013年6月27日下午8:46
美國的小孩,不管學習好壞、長得醜帥、高矮胖瘦,個個都是趾高氣揚、活靈活現的,誰都覺得自己很特別,是個人物。換句話說,這些孩子都特別有自信。
那麼,他們的自信是從何而來呢?
一、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就像上帝給我們無條件的愛一樣。
他們愛孩子,盡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長過程,享受孩子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用尊重、鼓勵、欣賞、信任的態度對待孩子。有父母的愛在後面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麼,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肯定我。」他心裏非常踏實,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能做到無條件愛孩子的父母,他們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對自己持肯定的態度,所以不會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逼著孩子去代為完成。他們知道每個孩子各有特點,會鼓勵孩子做他自己,揚長避短,相信孩子最終都會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就是父母的愛、無條件的愛。因為他是父母的寶貝,不是因為他是什麼“鋼琴神童”或是“數學天才”,或者他得到過什麼獎。如果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你學習好了爸媽才會滿意,你奧數比賽得獎了爸媽才高興,孩子心裏會懷疑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並學著戴上勢利的眼鏡去面對愛與關懷。父母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再對孩子提出高標準,孩子長此以往會變得緊張、焦慮、患得患失。
精神科醫生認為: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能從其家庭教養方式中找到症結。父母對孩子性格和情緒的影響超過了學校和社會。
尊重使孩子有自信
2013年6月27日下午8:47
尊重使孩子有自信

自信,來自自尊,一個人首先有自尊,然後才會有自信。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內在的,只關乎自己的,是外部環境無法撼動的自我認知。

自信,來自自尊,一個人首先有自尊,然後才會有自信。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內在的,只關乎自己的,是外部環境無法撼動的自我認知。
自尊最初是來自外界對他的尊重。要想孩子有自信,首先父母和社會都要尊重他。美國學校一直強調“鼓勵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學生們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認識,不因和其他人的長處比較而自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閃光點。也許他學數學不開竅,但是他人緣好,有領導才能;也許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畫畫好,有藝術細胞;也許他不善表達,但是他體育好。老師和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長處,並創造機會讓他的長項得以發揮,從而確立他的自信。
一位朋友從小到大都是茲悠聲,考上了北京大學生物系,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拿到分子生物學博士。畢業後在赫赫有名的大製藥公司裏工作。在公司裏她常常感到不解,因為那些美國同事技術知識都遠不如她,卻個個自我感覺極好,張口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我使這個課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而她,卻總是在找自己的不足,開會時從來沒有勇氣說出自己做得多麼好,實際上她比所有的人貢獻都大。她覺得和美國人相比,自己在實力上最強,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為這個她在公司裏失去了很多機會。
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學了,她參與了學校的活動後,感慨萬千地說,美國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個腦子明顯有毛病的孩子,老師都是一直在鼓勵,十道題做對了一道,老師馬上讓他到前面將那一道題算給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勵他繼續努力,沒有絲毫的諷刺挖苦。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能沒有自信嗎?哪裏像我們小時候,考試沒考好,父母說罵就罵,違反了紀律,老師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裏有一點尊嚴可言?
她說:「像我這種全校第一的資優生都被打擊得自信全無,別說那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了,難怪那麼多功課不好的同學都要破罐子破摔了。」
美國的成年人把小孩當做大人一樣尊重:父母進入子女房間要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其他隱私……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
一個不被尊重的孩子不僅沒有自信,他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因為沒有人給他示範過。
教育學家們在深入研究後曾得出結論: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們就會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難,用努力進取的態度去對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當務之急不是讓孩子學認多少字,背多少詩,做多少道題,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細小的感覺,給孩子培養出一份自信心來。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國度
國度
曲、詞:張伯軒
茫 茫 路 悲 傷 困 倦 滿 佈
人 生 如 像 風 雨 滿 途
總 有 些 苦 惱
曾 獨 個 走 我 路 途
盡 覺 身 邊 無 人 可 細 訴
誰 明 白 我
能 明 白 我 心 裏 國 度
在 這 天 心 中 傷 疤 已 無 數
才 明 白 痛 苦 不 可 以 只 往 心 中 訴
期 望 祢 給 我 引 導
伴 我 身 邊 隨 我 傾 訴
原 諒 我 過 往 任 性
自 信 擔 當 得 到
主 今 天 祢 在 身 旁
使 我 心 軟 弱 時 因 祢 堅 壯
回 頭 望 幾 多 風 雨 曾 步 過
原 是 祢 帶 領 著 我
在 我 身 邊 擔 當
主 唯 祢 使 我 安 躺
眷 顧 我 心 不 管 淒 酸 境 況
長 相 伴 我 主 我 神 唯 獨 祢
是 祢 眷 佑 凡 人 像 我
唯 獨 祢 眷 佑 罪 人 像 我
曲、詞:張伯軒
茫 茫 路 悲 傷 困 倦 滿 佈
人 生 如 像 風 雨 滿 途
總 有 些 苦 惱
曾 獨 個 走 我 路 途
盡 覺 身 邊 無 人 可 細 訴
誰 明 白 我
能 明 白 我 心 裏 國 度
在 這 天 心 中 傷 疤 已 無 數
才 明 白 痛 苦 不 可 以 只 往 心 中 訴
期 望 祢 給 我 引 導
伴 我 身 邊 隨 我 傾 訴
原 諒 我 過 往 任 性
自 信 擔 當 得 到
主 今 天 祢 在 身 旁
使 我 心 軟 弱 時 因 祢 堅 壯
回 頭 望 幾 多 風 雨 曾 步 過
原 是 祢 帶 領 著 我
在 我 身 邊 擔 當
主 唯 祢 使 我 安 躺
眷 顧 我 心 不 管 淒 酸 境 況
長 相 伴 我 主 我 神 唯 獨 祢
是 祢 眷 佑 凡 人 像 我
唯 獨 祢 眷 佑 罪 人 像 我
信心的等待(基恩敬拜)
明天怎麼你還是不知道 越想得到的總會得不到
人生就像一片雲霧 出現少時就不見到
何必計較那得失終老 在這幽谷之中我宣告
不必怕因有袮同在 別人笑我為甚麼等待 因我知道盼望因袮而來
耶穌捉緊我雙手 有袮的恩典我便足夠
讓我可清心見袮面 使我必得見光
耶穌捉緊我雙手 仰望那財寶在天上 愛慕神的 抱著平安
感謝袮為我所編寫的一切
人生就像一片雲霧 出現少時就不見到
何必計較那得失終老 在這幽谷之中我宣告
不必怕因有袮同在 別人笑我為甚麼等待 因我知道盼望因袮而來
耶穌捉緊我雙手 有袮的恩典我便足夠
讓我可清心見袮面 使我必得見光
耶穌捉緊我雙手 仰望那財寶在天上 愛慕神的 抱著平安
感謝袮為我所編寫的一切
放手交給祂 let go and let god
耶穌的意念總是美善,耶穌的道路何等奇妙,
有時我不能完全明瞭,求主幫助我全心全意信靠。
每當我灰心似乎絕望,每當我徬徨迷失方向,
仰望主耶穌就得力量,剛強壯膽因耶穌為我擔當。
I'll let go, I'll let go, and let God.
我將一切重擔交託給祂。
I'll let go, I'll let go, and let God.
我將一生歲月交託給祂。
I'll let go and let God.
我放手來交給祂,我將一切重擔交託給祂。
I'll let go and let God.
我放手來交給祂,我將一生歲月交託給祂。
有時我不能完全明瞭,求主幫助我全心全意信靠。
每當我灰心似乎絕望,每當我徬徨迷失方向,
仰望主耶穌就得力量,剛強壯膽因耶穌為我擔當。
I'll let go, I'll let go, and let God.
我將一切重擔交託給祂。
I'll let go, I'll let go, and let God.
我將一生歲月交託給祂。
I'll let go and let God.
我放手來交給祂,我將一切重擔交託給祂。
I'll let go and let God.
我放手來交給祂,我將一生歲月交託給祂。
When you believe
許多夜晚我們禱告
With no proof anyone could hear
不確定神是否聽到
In our hearts a hopeful song
心中有首盼望之歌
We barely understood
超越我們所能明瞭
Now we are not afraid
如今我們不再恐懼
Although we know theres much to fear
儘管未來令人畏懼
We were moving mountains
Long before we knew we could
早在我們明白以前
我們信心已能移山
(Oh yes) 喔是的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當你相信 就能帶來神蹟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儘管盼望微弱 卻難以滅絕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祂明白你能行出奇蹟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當你相信 你就能行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當你相信 就能做到
(oh yeah) 喔 是的
End this time of fear
終結心中恐懼
When pray so often proves in vain
儘管禱告似乎徒勞
Hope seems like the summer birds
Too swiftly blown away
盼望如同夏日小鳥驚恐而逃
Yet now im standing here
我仍要持守站立
My heart so full i cant explain
我心豐盛難以言喻
Seeking faith and speaking words
I never thought I'd say
我從未想過我能開口 尋求信心為神發聲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when you believe)
只要相信 就能創造神蹟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儘管盼望微弱 卻難以滅絕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you can acheive)
祂明白你能行出神蹟 (能行神蹟)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當你相信 你就能行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只要相信 你就能行
They don't always happen when you ask
當你祈求就必得著
And its easy to give in to your fears (oh)
不必屈服恐懼之下
But when your blinded by your pain
我們總因苦痛盲目
You can see your way though the rain
經歷恩雨反能看見
All is stil, It's in your voice,
It says hope is very near
靜默之時祢的聲音 訴說盼望已然來臨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when you believe)
只要相信 就能創造神蹟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儘管盼望微弱 卻難以滅絕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you can acheive)
祂明白你能行出神蹟 (能行神蹟)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當你相信 你就能行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只要相信 你就能行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當你相信 你就能行
Just believe (2 times)... (oh yeah) 就是相信 單單相信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只要相信妳就能行
訂閱:
意見 (Atom)